欢迎您光临素材虎,本站秉承服务宗旨 履行“站长”责任,销售只是起点 服务永无止境!

绝地求生透视外挂网站 想不到只有1/3字节员工支持加班,比想象中少得多

绝地求生透视外挂网站

真想不到,只有1/3的字节跳动员工支持大小周工作模式——去字节不就是为了拿高薪么?根据Tech星球报道,6月17日上午,在字节跳动的Openday上,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公布了是否取消大小周的调研结果,结果有1/3的人不支持取消,只有1/3的人支持取消。

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取消?因为工作六天的那个周末,字节是依法合规给两倍加班费,一个员工每个月加班两天,拿四天工资,一个月的房租也就挣出来了。比如有个字节的员工就表示,如果取消大小周,他的年收入会减少10W,你觉得一年多挣10W香还是一年多休息24天香?我35岁时候都觉得10W香得不得了呢。

只要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都知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个月加两天班,税前工资多发1万,有几个人会拒绝?人性都厌恶失去,你本来每周加班两天,税前月薪5万,也一直按这个水平进行消费,忽然每月加班没有了,月薪变成了4万,你愿意么?

打工人估计是不愿意的。这就是互联网大厂用薪酬激励机制,主动培养(选择)出来的员工。这像不像十五年前在深圳东莞流水线工厂里工人的表现?加班是需要争取的。那时产业工人的主要收入,不是看基本工资,而是取决于有没有加班,有加班就月薪7K,没加班就月薪4k,于是工人都抢着加班,这是人性。

外企的套路

有搜狗员工在脉脉职言上吐槽,说浓眉大眼的搜狗也开始搞变相加班准备裁人,很多同事每天要在公司坚持11小时,一起吃饭遛弯磨时间,然后搜狗CEO王小川在下面开怼:磨时间的员工对公司没有好处,不认同公司制度的人要么适应要么改变要么滚蛋绝地求生透视外挂网站 想不到只有1/3字节员工支持加班,比想象中少得多

互联网行业还是太年轻,会有这种对话,说明王小川也是个尚未完成资本家心态建设的老板,还没有掌握驱动雇员的要领,在这点上,小川总真应该跟外企学学驱动员工的套路。

十三年前,我在IBM的时候就发现,员工会被公司的机制驱动着主动加班的。比如我白天在单位的时候,其实是没法静下心来干活儿的,因为总会被会议、沟通、协调的事情打断。那积压下来的活儿,比如研发、方案、汇报之类的材料,只能在晚上干。

我晚上当然可以选择应酬、躺平或打游戏,但是工作量可不会因此减少;当工作越积越多,流程卡点集中在我身上的时候,为了避免社交压力和同事差评,我肯定得主动加班完成了。

当时,IBM有个DealHub,就是专门配合销售投标的部门,Dealhub同事的工作重复性极高,而且工作强度肯定接近甚至超出现在的996了。

比如投标需要一堆承诺函、业绩证明、银行保函、授权函LOA,这些都是在IBM电子流里面流转的;而Dealhub的同事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跟踪催办,这种活本身是不累的,但是一直用邮件跟催这个事就很烦;打印装订标书,检查错误,加盖公章这种活儿,都属于非常磨人的活儿。

而2008年智能手机还没普及,工作都要在电脑上完成;如果Dealhub的同事如果不想把工作带回家,那就需要在公司把流程盯着跑完,也就是一个标准的996工作——这工作既允许你摸鱼,又要求你时刻响应。

所以,如果让员工996,那还需要支付加班费;当年高端的外企都是高薪雇佣自我驱动的奋斗逼(非贬义),把工作分配下去,这些奋斗逼绝对会主动加班的,比如我。而且比起996,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时刻待机,时刻保持响应,对公司才是最有效益的。

头部企业不该带头

大小周本身就是种行业的陋规,头部企业即便依法支付加班费,从长线来看,同样在损害这个行业。竞争对手一看头条搞大小周,7绝地求生排位号年之后成长为庞然大物,那肯定有样学样;就算竞争对手学不会头条的智能分发,大小周制度总能学得会。

所以,头条也好、有赞也好、搜狗也好,都是资本用钱去改变行业惯例,这是一种对规则的破坏,等大小周变成互联网行规,加班费自然成了标准薪酬的一部分——这就是行业陋规。

当行业陋规形成规模之后,即便有员工想拒绝大小周制度,他拒绝得了么?互联网公司里,业务之间同样存在上下游关联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就算部分员工不想在周末上班,那他手上一定会积压工作;如果他不想积压工作,就只能在家把活儿干了——那他为什么不去单位干活,顺便收点加班费?

举个例子,我是个前端工程师,如果关联部门的业务进度流转到我这里,例如产品画好了原型,让我去实现,我周六头铁,拒绝上班并且人间消失,那意味着我一定耽误了工作,最后KPI业绩也会受到影响,进一步会影响我的收入和工作稳定性。

如果所有头部企业都仗着自己财大气粗强推大小周,那腰部企业和尾部企业还能怎么办?是不是只能被迫大小周了?所以小公司如有赞这种,早期为了快速占领市场,一群拿了期权的员工当然愿意996,但是当企业做大后,那就必须应该受劳动法的约束了。

大小周如果成为互联网行业潜规则,那么996也会在未来某一天成为潜规则,再接下来就是超级大小周(某多多),也可能会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潜规则。这就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超级大小周的问题在于,就像魔道武功一样,早期见效极快,员工收益也高,刚毕业就能拿到30万年薪,你说香不香?但是长期高强度工作,缺乏休息,缺乏社交的话,员工是没法用老板的钱给自己交学费的,很难有长进;而且不到十年就把人用废了,也是对人才的浪费。

其实意义不大。一个正常成年人,每天最多只能坚持4个小时的全神贯注工作时间;然后大脑就歇菜了,剩下的时间只能干点不需要过脑子的活,比如开会发个呆,机械地干点流水线的活,呆滞地刷刷抖音微博,看点轻松不烧脑子的文字,或者写点Bug。大家都不年轻了,没法像初高中的时候,可以坐在书桌前学fa习dai一天。

所以,从工作效率的角度,在开发阶段,让程序员长期996的效率是不高的,最高的效率,只会发生在这个场景下:

程序员洋溢着工作的激情,为了完成工作的挑战,连回家的时间都不愿浪费;

程序员更愿意住在公司的行军床上,抢不到行军床的,也可以直接去公司隔壁的酒店用工卡直接开房睡上一觉,再回来工作,费用公司月结;

有的程序员连酒店都懒得去,于是就在公司用睡袋休息;

不想不回家的程序员,可以把衣服直接送到保洁部门干洗;

没空打理自己的程序员,公司安排了Tony老师帮大家打理;

比如像我这种奋斗逼,最期望的就是跟一大群聪明的奋斗逼在一起工作,做出非常Cool的东西;打个比方的话,就是在魔兽世界里跟工会的朋友一起开荒争首杀Boss,那种心中激荡的成就感,会让人忘记所有疲惫,情绪无比激昂,比喝酒和啪啪都爽。

前面描述的场景,其实是发生过的,但不是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而是1995年的微软。并且,这种废寝忘食、全情投入的工作状态,绝对不会在强制996的背景下发生。

早期互联网公司,比如腾讯、阿里、头条、优酷、美团等,聚集的都是一群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这些人满怀激情和热忱,不待扬鞭自奋蹄,而公司也不需要对这批人进行严格管理,只要做好绝地求生数据黑后勤服务就好;

但是当公司规模变大,员工上千之后,就一定会有激情不足又特别善于做PPT抢功的人加入,这些人等于搭了奋斗逼的便车,他们每天上班就是开会,拉一个又一个开发团队开一个又一个务虚会,比如当年乐视的「生态化反」,就有一批人动辄「化反」一下,一个上午就过去了;下午再「化反」两场,一天就过去了,纯粹是在磨洋工,但是因为会表现,所以比开发人员挣得更多……

这些务虚的人自己磨洋工不要紧,他们还会耽误其他人的工作效率,导致其他与会人员白天无法工作,只能靠加班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所以不得不加班。

另外,搭便车的务虚人员多了,公司就不得不对所有员工进行管理,比起用成绩和绩效考核,用加班时间考核就容易多了;但是科技公司是靠产品和技术挣钱,能不能加班加点做出了受到市场欢迎的产品,这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腾讯的王者荣耀团队和绝地求生团队。加班不是目的,拿出成果才是目的。强行实行996,反而是逆向淘汰优秀员工的过程。绝地求生透视外挂网站 想不到只有1/3字节员工支持加班,比想象中少得多

其实互联网公司最想裁掉的,就是一批拿着高薪磨洋工的人,最想高薪挽留的,就是对工作充满热忱又有天赋的工程师。可惜一般都是磨洋工的人能够在公司留到最后,因为这批人应付公司的各项考核最为拿手。

他们可以把互联网公司当养老场所,对这批人来说,996加班不过就是从磨8小时洋工到磨12小时洋工而已;而真正做出成功的优秀工程师,往往是最不擅长跟磨洋工的人一起共事,一起应付KPI考核的。

最后磨洋工的混了12小时,健身吃饭午睡遛弯什么都没耽误;砍柴的干了12小时,白天一直在开会,只能晚上写代码(bug),长此以往,身体就垮了。

其实工作强度超过996的很多,收入也不如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财大气粗的加班风气,只能靠国家来管,光靠就业市场竞争是不行的。

比如电力公司(国网、南网)中输电、调度、运检人员,真忙起来的时候一天工作16小时,中午就把自己挂在50米高的电塔上睡一会,因为爬上爬下非常疲惫;

比如地铁公司的运维人员,地铁在11点停运以后,这些运维人员需要进行例行维保,保障机车、接触网、刹车、通信信号等工作正常,一般要忙到晚上4点;

比如券商和投行中负责项目承做的,每天除了睡觉都在写那一大本材料,还不能出错;

比如各级政府、办公厅的秘书,每天材料会写到死为止;

比如县城、乡镇的基层公务员,那是真正的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各种各样的报告、汇报、调研、活动、扶贫、攻坚,工作时长绝对超过996;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忙起来的时候,能睡足8小时就是奢望;

传媒行业的记者、编辑、自媒体人,这也是有事的时候需要24小时响应的;

还记得碧桂园曾经要求设计院连夜出图么?连夜哦,不允许睡觉的;

公检法的基层、武警边防消防士兵中,忙起来也没的睡觉;

大型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工作强度也非常高,还有生命危险(艾滋、医闹)

航空公司和机场有太多凌晨的航班,安检、地勤、机修、空姐,强度也超过996了;

铁路局里面的基层员工,连大年三十也要坚守岗位;

出海跑船捕捞的船员,出海一趟60多天里,在忙时也是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的;

所以,其实能享受到每周工作5天,每天朝九晚五的人,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一群人了。

国家的安全生产制度中为什么强调充足的休息时间?为什么在高强度工作如高温高空低温作业时需要给工人安排更多的休息时间?为什么工厂都是三班倒?因为人的专注时间,或者叫有效工作时间是有上限的,一般人就是在6个小时左右,加上一定的休息时间能够达到10个小时。

超过这个时间,事故率、故障率、次品率就会大幅上升;高速公路上连续开车时间的限制,飞行员执飞时间的限制;本质上都是为了适应人类天性,保障安全。

大家也别用富士康或者纺织行业跟我抬杠,提前说明:人类就算脑子一片空白,在形成肌肉记忆以后,也能够机械的完成大部分重复性工作;所以富士康员工的确加班,但是一人长期负责一道工序,闭着眼睛都不会做错;但是加班的员工已经无法从事创造性、精密性或整体性的工作了。

程序员如果为了Debug长时间加班的话,代码质量基本上就是改好一个Bug,创造三个Bug,然后第二天再花时间去修改Bug。前段时间我每周全中国飞,白天开会Call客、晚上写材料和安排工作,每周至少工作70个小时,健身和社交基本都耽误了,每天脑力几乎消耗殆尽,到了晚上就无力深度思考,完全没法写文章。

这就是因为长期(一个月以上)高度专注的从事某项工作后,比如每天打12个小时竞技游戏,到后期的战绩一定远远低于前期:首先发生精神涣散,无精打采;其次是心魔来袭,念头纷至沓来;第三是效率下降,错误百出;第四是身体抗议,无法入睡;第五是长睡不醒,以金融和IT行业居多。

别躺平,先蹲着

为了高效工作,为了未来三十年都能恰饭挣钱,我们不能996燃烬,也不能躺平,还是要让自己有成长,用老板的钱给自己交学费才行。这就需要学会在工作中休mo息yu。

1、开会是最好的休息环节。为了让大脑得到休息,参加一些以交流为主的会议时,坐在角落里,一边听大家务虚,一边让大脑用一个缓慢的速度思考,只要Get到会议组织者想传递的信息就好,除了某些需要发言或者辩论的会议,大部分会议就是最好的放松环节。

2、做PPT时务必使用双屏。我连出差都会背着一块便携屏幕,这样可以一块屏幕看,一块屏幕写,不会打断思路。双屏的效率至少是单屏的三倍。如果我花1小时干完了别人3小时干的活,剩下两个小时肯定要给自己争取一些休息时间,比如去趟洗手间,跟同事聊聊思路,微信上聊聊天,在交稿前半小时再修改一下;因为大脑得到了休息,所以工作质量肯定好过一直高疲劳战术的。

3、先做最终版,再给最终版留点Bug。我在鹅厂已经不用这个方法了,因为大家都很忙,没时间给我反复修改。以前在体制内的时候,我会先写完最终版,然后主动弄出一些破绽,比如打乱逻辑顺序,比如删掉几张配图,比如删掉关键几页,比如留下几个错字;这样在交稿的时候,领导就会第一时间注意到,那么我就得到了宝贵的大脑休息时间。

4、珍惜自己的高效工作时间。把所有的重要任务都放在高效工作时间去做,而琐碎的事务放在无效时间里,这样自然会得到更高的效率;只有高效完成了任务,才有时间休息;而休息会让工作更高效。反之亦然,工作越低效,越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完成,休息时间越少,大脑越呆滞,工作越低效。

5、运动健身。就算忙上天,每天也要花1小时运动,这是为了放松大脑,同时增强自己的耐久能力和专注程度,提高效率。可惜我最近一个月都没健身了……

说到底,休息是为了更高效的工作,又快又好的做出成绩。休息可不是磨洋工,只要最后成功完成了任务,就能得到领导和同事认同;而磨洋工才是纯粹的低效工作,自己完全没有成长。

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挣的。全身心投入比996重要100倍。

相信我,所有正常公司,高水平的领导,都是结果导向的。与诸君共勉。

欢迎关注我,全网自媒体统一ID「任易」。

  • 1111会员总数(位)
  • 4211资源总数(个)
  • 7本周发布(个)
  • 0 今日发布(个)
  • 945稳定运行(天)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